2025年7月24日,安徽省政协“系统推进长江沿线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,共建长叁角美丽中国先行区”月度专题协商会在合肥召开。省政协主席唐良智主持并讲话,省政府副省长范付中出席并讲话。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作主题发言。
会上,民革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曾建军代表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作题为《加强船舶污染防治,提升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水平》的口头发言。
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在发言中认为,近年来,安徽省凝聚长江保护合力,督促长江流域港口码头和船舶严格落实防污染主体责任,有效提升航运绿色发展水平,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,包括协同治理机制尚不健全、部分公司和船民责任不到位、优惠电价政策力度偏小、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大等。
为此,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建议:
完善跨行政区域船舶污染防治协作机制。长江海事管理机构和沿江政府及其相关部门,应进一步完善跨行政区域协作机制,协商解决船舶污染防治重大事项,加强跨区域协同执法,运用信息化系统开展数据交互比对,严厉打击船舶含油类污染物跨省转运、固废危废异地转运等违法行为。
加大财政支持力度。省财政部门延续现有专项补助政策,适当提高补助标准。推动属地政府通过购买第叁方服务、赋予公司水上服务区独家经营权等方式实现免费接收船舶污染物,激励船舶污染物主动上岸。出台更优惠的岸电使用奖补政策,加大对洗舱站奖补资金扶持。
创新监管模式。推广应用船舶生活污水全过程在线监测平台,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推动固定接收设施、接收船舶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。将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检查纳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跨部门联合监管计划,组织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。
加强船舶污染联合应急体系建设。建立应急管理体系,制定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,并与长江海事管理机构定期演练,适时开展区域性防污应急演习,强化应急处置能力。
提高一体化防治水平。逐步推进长叁角地区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标准、监测、执法“叁统一”,完善上下游、左右岸、跨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机制,提升长叁角船舶运输本质安全,推动形成联防共治、齐抓共管的船舶污染治理新格局。
麻花传M0044苏蜜清歌同时提交了《加强沿江湿地管理能力建设,打造八百里皖江湿地共保联治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》《精准破解长江岸线保护中存在的难点问题》《高质量推进林业碳汇,擘绘绿美画卷》《完善安徽省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,强化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建设》《加快推进“杨改杉”林分改造,打造皖江城市“杉树之城”》等5件书面发言材料。
(王倩倩)
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