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4日,安徽省政协“系统推进长江沿线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,共建长叁角美丽中国先行区”月度专题协商会在合肥召开。安徽省政协委员、民革六安市委会主委汪海洋作《拓展生态产物价值实现路径,共建长叁角美丽中国先行区》口头发言。
汪海洋在发言中认为,安徽山水资源丰富,推进生态产物价值实现有基础、有优势、有“钱”景,但目前安徽省生态产物经营不深、生态补偿标准偏低、工作合力协同不够,亟需对症下药,破解障碍。
为此,汪海洋建议:
推进生态产业化经营。成立专业化运营机构,强化品牌认证运营,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物区域公用品牌。通过产权激励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,大力发展洁净医药、精密仪器等环境敏感型产业。完善环境资源权益交易顶层设计,积极参与长叁角跨区域排污权、用水权市场交易。
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。加大对省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纵向补偿力度,提高生态脆弱区、长江流域等水源涵养区的补偿标准。落实水流、森林、湿地、耕地等分类补偿政策,建立与生态保护成本相适应的增长机制。健全省内长江流域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探索将生态产物价值核算结果、生态产物实物量及质量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,创新多元化补偿形式。
加大工作保障力度。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,聚焦生态产物调查、科学评价等,明确各部门分工。建立“试点、评估、优化、推广”闭环机制,运用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经验,打造一批省级生态产物价值实现示范基地。支持沿江5市,整合长江岸线生态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实践,联合申报国家级生态产物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为长叁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提供示范支撑。
今年以来,民革六安市委会把省、市协商会会议发言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重中之重,通过任务分解、支部认领、定向约稿等方式,积极动员党员参与撰稿。聚焦长江生态保护、长叁角协同发展等领域,市委会提交的《完善我省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,强化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建设的建议》《高质量推进林业碳汇,擘绘绿美画卷》被省委会采用,报送至省政协此次月度协商会,被作为书面发言;汪海洋提交的《深化区域协同,筑牢长江沿线绿色屏障》被作为协商会书面发言,为共建长叁角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了务实建议。(朱灿)
关注微信公众号